
7月12日,“辉光日新支教服务队”前往汉中市茨坝村,开启为期七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队主要为孩子们讲授科学知识,用简单的实验工具开启孩子们对科学的好奇心,启发孩子们的焕发思维和动手能力。我们一起探索自然奥秘,每一次的发现都让孩子们眼中闪耀起光芒。同时,我们也开展语文、英语第一课程的教学以及音乐、书法等艺术课程,用知识的火花点亮孩子们的梦想。
在这片信息相对闭塞的土地上,孩子们对科学知识的渴望如同久旱甘霖。他们的每一个问题、每一次惊叹,让我们看到了他们对未知世界的无限憧憬。让我们理解了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点燃希望、激发潜能的过程。这些知识的火种,终将在他们心中燃起熊熊烈火,照亮他们前行的道路。

7月8日,阳光正好,实践团满怀激情地踏入了尧山镇,一场围绕当地特色产业的深度调研活动就此拉开序幕。我们与地方政府紧密携手,通过深入访谈与资料分析,全方位洞悉了尧山镇的乡村经济生态,为精准施策打下了坚实基础。在绿意盎然的田间地头,我们亲眼见证了太睦村千亩葡萄产业园的丰收景象,那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不仅是大自然的馈赠,更是农户辛勤耕耘的结晶。随后,光陵村昂瑞盛粮食家庭农场的现代化管理模式、花椒服务中心的科技创新、裕康金银花专业合作社的多元化发展,都让我们深感震撼。我们与农户面对面交流,共同探讨产业升级的新路径,从二次加工到产品多样化,再到干燥成型技术的优化,每一个话题都充满了智慧与汗水的碰撞。授牌仪式上,随着“暑期社会实践基地”的牌匾缓缓挂起,不仅标志着校地合作翻开了新的篇章,更预示着更多青春力量将汇聚于此,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团队成员纷纷表示,将把这次实践经历作为宝贵的财富,继续秉承“学无止境、实干兴邦”的精神,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相结合,不断走访调研,深入挖掘乡村发展中的共性难题,力求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精准、高效的解决方案。我们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定能让乡村振兴的蓝图更加绚丽多彩。
7月11-12日“食品安全与营养中国行”科普实践团在兴盛园社区、华远枫悦社区开展“药食同源”系列宣讲科普活动。
活动中,团队以“药食同源”为主题,结合专业知识,分享药食同源的食物,结合居民生活习惯,帮助居民将日常使用的药材与食材配伍制成膳食,达到养生保健、防治疾病的目的。设置互动问答环节,解答居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问题;利用简单的实验器材,进行实验环节,激发儿童的探索欲;与此同时,团队成员发放“药食同源”知识卡片,方便居民随时查阅和学习。
这次的活动不仅让社区居民对药食同源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为社区儿童提供了一个学习健康知识、培养科学素养的良好平台。相信在未来的生活中,居民会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成为健康生活的倡导者和实践者。通过团队成员的努力,这次活动在兴盛园和华远悦府社区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认可,为构建健康、和谐的社区环境贡献了一份力量。

7月13日,陕西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鄠学育苗社会实践队与西安培华学院女子学院寻音筑梦社会实践队的青年学子,如同璀璨的星辰,汇聚在秦岭脚下的鄠邑区祖庵街道祖庵社区,与当地的孩子们共同编织了一个充满知识与梦想的夏日。他们带着满腔的热情和专业的知识,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教育实践活动,点亮了社区教育的新篇章。队员们带着孩子们开展了绘画“破冰游戏” 、“击鼓传花”知识科普、歌声唱响盛夏、“你画我猜”接龙、亲折信封为父母写(绘)亲情活动。
两校的队员们与孩子们依依不舍地告别,但他们的友谊和知识的种子已经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未来,这些种子将会茁壮成长,为社区的教育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而科大学子们也将带着这份宝贵的经历和感悟,继续前行在探索和创新的道路上,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我们期待这份知识的火种能够在更多的地方燃烧起来,照亮更多孩子的前行之路,也照亮我们青年学子自我超越的道路。

7月13日至7月14日“智控未来,相得益‘障’”实践团队赴安民里社区开展“三下乡”实践活动。前期充分了解社区建设,人口结构及老年人生活质量等基本情况。在实践过程中,实践团队进门入户,与老年群体面对面交流,充分做到听人民之声;开展消防演练,为社区人民安全保障做好“预防针”;围绕“防诈骗、饮食安全、急救知识、心理辅导”等展开宣讲,为老年群体带来生活多样性的同时,保障了老年群体的健康安全,切实做到悟人民之需。
走进安民里,心连心倾听老辈声。从琐碎日常到深邃需求,每一句都触动心灵。宣讲解惑,志愿助力,让爱传递温暖角落。这次实践,不仅是帮助,更是心灵的触动,感悟责任之重,愿科技之光照亮养老之路,让温情常在,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