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大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暨“新时代青年延安行”革命文物融入“大思政课”实践活动于7月12日上午在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隆重举行出征仪式。陕西科技大学电子信息与人工智能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红心向延 青春纪行”社会实践团队,肩负着学校的期望,参与此次出征仪式。
实践团队的师生们在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观看《我要去延安》实景情景剧,“拿去吧,我献出的青春、生命和爱情,我的一切的一切!”深刻体悟当年奔赴延安之路的崎岖与漫长,爱国青年们不惜以汗水、鲜血乃至生命铺就这条通往信仰的神圣大道。在讲解员的引领下,他们参观了《我要去延安》专题展览,深入了解了抗日战争爆发后,众多爱国青年披荆斩棘奔赴革命圣地的英勇事迹,对“延安行”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领会。

延安实景情景剧,“拿去吧,我献出的青春、生命和爱情!
踏上实践征程,7月13日,活动第二天,团队成员来到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这里,是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共产党人将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与陕甘边区实际完美结合的光辉例证,为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奠定基石、积累经验、培育英才,孕育出伟大的照金精神。队员们在此处认真参观,深切感受着革命先辈的坚定信念与无畏勇气。

团队成员前往宜君旱作梯田。宜君旱作梯田位于宜君县哭泉镇,是勤劳朴实的宜君人民在这片沟壑纵横的黄土地上描绘出的壮丽画卷。师生们的心被那段艰苦岁月中的坚定信念和英勇事迹深深触动,对“延安行”的深刻意义有了更加直观地感受。
团队成员来到洛川会议旧址。中共中央在洛川县冯家村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研讨制定动员全国军民投身民族解放战争、实行全面持久抗战的方针,进一步明确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任务及各项政策。团队成员在讲解员带领下了解到洛川会议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指明了抗战的正确方向,实践团成员体会战争的不易与洛川会议在党红色革命精神传递中重要枢纽地位。
团队抵达直罗镇战役纪念馆。直罗镇战役的胜利,一举打破国民党军对陕甘苏区的第三次“围剿”,为党中央将全国革命大本营置于西北举行了庄严的奠基礼。团队成员表示,这次实践之旅让他们更加坚定了传承红色基因、发扬延安精神的决心。在直罗镇战役纪念馆,为了全景式再现“奠基礼”这一辉煌历史画卷,揭示直罗镇战役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现实意义,开展沙盘制作实践活动,同学们根据地图等高线裁剪粘贴在泡沫板上,用不同颜色黏土按照地形粘在板上。实践团队成员通过亲身制作革命军战役路线,这份体验使实践团体会到革命战士的智慧和勇气,此次实践活动将成为他们宝贵的财富。

实践团参观洛川会议旧址,参与直罗镇战役纪念馆沙盘实践
陕西科技大学的实践团队成员们参加“新时代青年延安行”专项实践活动通过探访革命场馆,深入触摸抗战时期的历史脉搏,感受革命先辈们的伟大精神。他们将继续追寻抗战时期爱国青年北上延安的足迹,不断提升自身思想认识,以青春之力传承革命精神,“红心向延 青春纪行”实践团将以本次实践经历为基础,丰富宣讲素材,以延安精神融入今后的宣讲活动,赓续革命火种,使新时代延安精神得到更加生动地展现与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