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电子信息与人工智能学院
“牵手计划—助力乡村振兴”社会实践团
电子信息与人工智能学院“牵手计划——助力乡村振兴”社会实践团于7月10日赴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大安镇双白果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活动围绕“爱心支教”“乡村振兴调研”两方面展开。支教活动以拓展课外知识,培养兴趣爱好为主,结合乡村留守儿童特点进行课程设计,帮助大山里的孩子认识外面的世界,拓展学习视野,激发爱国使命和情怀,树立远大理想,为乡村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在支教之余,实践团队员们通过采访双白果村驻村干部与村民,了解村里脱贫户如今的生活状况、政府的帮扶措施、汛期中的安全问题等。
雨打芭蕉,清风伴着水声入耳,夏雨细腻润泽了黄土;乡间的小路,雨水潺潺,却阻挡不了我们走进乡村的脚步。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我们既是教师也是学习者。我们传授知识,启发思维,感受孩子们的纯真与渴望;同时,我们穿越泥泞,探访农家,了解他们的生活现状,探讨乡村发展策略,记录下点滴生活变化。在雨声中书写教育与调研的篇章,为乡村振兴留下深刻的印记。
“普语黔行”志愿服务团
7月14日至16日,马克思主义学院“‘普’语‘同’行”志愿服务团,前往陕西省铜川市王石凹村开展了一次意义深远的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成员们深入农户,通过问卷调查和面对面访谈的方式,在聊变化、谈感受、颂党恩中耐心倾听村民的心声,深入了解在党的带领下和陕西科技大学的定点帮扶下,村民的生活状况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以这种唠家常的形式无形地将普通话融入村民的生活中。特别是在“流动茶桌”上,队员们用标准普通话与村民们亲切交流,引导他们纠正发音问题,实现了普通话的普及与推广。
此次实践之旅不仅是对理论与政策的传达,更是心灵深处的对话与沟通。团队成员们深切感受到普通话作为沟通乡村与现代文明的纽带,对于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实践中,村民们对普通话学习的热情和渴望,折射出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作为青年学子,我们有责任成为连接城乡之间的桥梁,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实际行动。同时,我们也感受到了乡亲们的纯朴与热情,他们的故事和笑容犹如灿烂的星辰,照亮了我们的实践之路,让我们更加坚信,只有脚踏实地走进人民群众,才能更好地发挥自身价值,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服务基层建设,助力乡村振兴”陕西地区乡村治理情况调研团
7月14日,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服务基层建设,助力乡村振兴”陕西地区乡村治理情况调研团前往鄠邑区甘河街道南板村进行实地调研,在采访中了解村中党组织由一名书记、一名副书记、一名副主任、一名监委会主任和四名村委会委员组成;村中耕地面积900多亩,其中400多亩外包出租,100多亩种植主产业葡萄;常居人口三四百人左右且多为老年人,村子一半人外出务工;村中高龄老人对医保政策有较好的了解,知道“大病保险”、“高龄老人津贴”等政策;当地政府对村庄有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包含安装太阳能板,出资修建厕所等这些基本情况。实践团跟随村委会主任冯永治参观村庄先行产业,学习葡萄产业中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等先进技术,团队成员与主任相互交流学习。
“我们采访当地村委会主任的日常工作,知晓基层干部为谋村民利益与振兴乡村的任劳任怨;我们聆听副村民委员会主任争做乡村振兴第一人,带头种植葡萄的故事,领悟从理论到实践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我们与村中老党员交谈,感受到国家政策带给老人们的温情与关怀。”
“同心·石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社会实践宣讲团
7月5日清晨,经济与管理学院“同心·石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社会实践宣讲团在陕西科技大学校门口准时集合,满怀期待地踏上了探索历史的旅程,首站前往西安市民俗博物馆。馆内丰富的民俗展览让我们深刻感受到多元文化的和谐共生,促进了对民族间相互理解的认识。随后,午餐小憩后,我们步行至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这里详细展示了秦汉时期的辉煌历史与文化成就,增强了我们对中华民族共同历史根基的认同。整个行程紧凑而充实,让我们在历史的长河中汲取了丰富的文化养分,为后续前往新疆的宣讲提供了牢固的理论支撑。
通过此次参观,我们深刻体会到历史与文化对于民族团结和社会 和谐的重要性。西安市民俗博物馆与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的展品不仅让我们领略到了中华民族的深厚底蕴,更激发了我们作为中华民族一份子的自豪感。我们意识到,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有相互尊重、理解和包容,才能共同推动中华民族的繁荣发展。这次实践不仅增长了我们的见识,更坚定了我们维护民族团结、传承优秀文化的决心。
“红心向延 青春纪行”实践团
7月12日上午,陕西省大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暨“新时代青年延安行”革命文物融入“大思政课”实践活动出征仪式,在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举行。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单红,省文物局局长贾强、副局长马宝收,省委教育工委委员冀映秋,共青团陕西省委副书记刘洋出席,各高校团委负责同志、200多名师生代表和新闻媒体参加。
出征仪式后,实践团队师生们观看“我要去延安”实景情景剧,“拿去吧,我献出的青春、生命和爱情,我的一切的一切!”,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当年去延安的道路崎岖漫长,爱国青年甘愿用汗水、鲜血乃至生命铸就这条通往信仰的大道。在讲解员带领下参观“我要去延安”专题展览,了解抗日战争爆发后,众多爱国青年乘风破浪奔赴革命圣地的感人事迹,进一步加深对“延安行”的深刻体悟。
从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出发,青年学子们踏上了实践之路。团队成员在安吴青训班认真聆听讲解员的介绍,了解当年爱国青年们为追求民族独立奔赴延安的峥嵘往事。在米家窑,队员们在米吉信老先生淳朴且充满力量的讲述中回到了其祖父米养成,其父米忠全在护送李先念等革命先辈奔赴延安的凶险岁月,感受到交通员护送爱国青年通过敌人封锁线的艰险与不易。
此后五天,团队成员将一路追溯抗战时期爱国青年北上延安的足迹,历经全长400多公里,通过参访革命场馆、调研反映乡村振兴成果的企业、实地感受延安精神的内涵,切身体悟革命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理想与信仰之路,进一步提高自身思想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