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要求,全面贯彻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主题教育根本任务,引导全校学生利用寒假安全有效地开展内容详实、主题鲜明的社会实践活动,校团委组织开展了主题为“以青春之名 赴家乡之约”的大学生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经统计,陕西科技大学累计3748名青年学子返回家乡,通过走基层、入街镇、进机关参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形式,在实践中书写服务奉献“小故事”,用青春智慧服务社会、奉献家乡。
社火——中国民间一种庆祝春节的传统庆典狂欢活动,是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文化瑰宝,是三秦大地上一颗璀璨的星星,更是勤劳的人们迎接春天的盛会。他给人们带来欢乐吉祥,带来希望和美好。为了庆祝春节,大荆镇政府举办了声势浩大的社火游演活动,轻工学院新能源211王佳祥积极参加志愿活动,期间主要负责后勤衣物的整理。此次活动,不仅能够锻炼自我,并且实际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希望此类传统活动能够在新时代更好的传承和发扬。
展文化自信,溯“榆”俗之源。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化学与化工学院王瑀璇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弘扬家乡民俗文化,她选取了陕北民歌和榆林剪纸这两项特色民俗作为调研对象,通过参观陕北民歌博物馆,采访陕北剪纸第五代传承人曹红霞女士,动手实践学习剪纸技巧,上网查阅资料,制作调查问卷等多种方式开展。从实践中学习和了解榆林特色民俗,制作采访宣传视频并发布在广大媒体,让非遗的声音传遍全国,让榆林民俗走向世界,为文化多样性做出更多的贡献!
电智学院林惠康同学前往福建省泉州市界山镇和南埔镇,深入体验了当地的游神活动和莆仙戏。游神,作为闽南地区春节的重要习俗,涉及神像巡游和民间舞蹈,展现了浓厚的民俗风情。不仅观看了游神,还亲身参与,体验了轿子抬运,感受了游神的震撼与热闹。此外,还欣赏了莆仙戏,演出中,演员们用闽南语深情演绎,将观众带入了一个充满韵味和艺术感染力的世界。团队用视频记录了这些传统艺术的魅力。活动结束后,观众纷纷打赏,为整个体验增添了喜庆色彩。这段旅程让他更深入地了解了闽南的传统文化和春节氛围。
经管学院会计223郦心莹参加了由天心区青志协组织的“宣传长沙市简牍博物馆”的返家乡志愿服务活动,长沙简牍博物馆馆藏了许多的长沙自汉朝以来的文物,其中秦简的数量就达30000多片且都保存完整。文字是最真实的记忆,把我们带回了长沙郡久远的历史画面中,在本次活动中,志愿者不仅自己参观了简牍博物馆,同时也带领其他的中小学生班级一起去参观并向他们介绍简牍博物馆的历史和馆藏文物,不论是我们还是其他学生们都在参观的过程中对长沙悠久深刻的历史文化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在服务活动结束后还开启了互动宣传活动,与其他的参观游客一起做游戏,宣传历史知识,在收获知识同时也收获了快乐。
为了解基层党员工作,走进人民群众生活。阿尔斯特学院计UC-233班的王琳涵步入社区,积极参与到寒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去,走进保定市竞秀区基层党务服务中心。在这几天的实习过程中,王琳涵分别参与了竞秀区多种基层党务中心的助民服务。在助民服务柜台前积极学习相关民情反馈收集操作,跟随基层党员干部走访依棉社区、拜访居民,打扫保定市依棉老旧破小区的垃圾杂物,和其他志愿者一起,就保定市竞秀区对烟花爆竹的燃放要求进行问卷调查、宣传等。在跟随竞秀区服务中心参与工作的这几天中,使王琳涵收获到的不仅是个人能力的提升,更是增强了扎根实践,奉献群众的精神。